【數字視聽網訊】浙江工商大學(以下簡稱“浙商大”)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務部和教育部共建的省“雙一流196工程”大學,擁有下沙、教工路和桐廬3大校區,師生人數將近4萬人。作為教育部智慧教育戰略深入實施的重要陣地,早在2019年,浙商大就已啟動了智慧教學工程建設,一期打造了45間智慧教室及1個教學可視化中心,并積累了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轉型實踐經驗。
2025年,為進一步滿足日常互動教學、精品課程建設、跨校區協作等場景需求,浙商大啟動二、三期智慧教學工程,聚焦下沙校區 220 間教室的智能化升級。深圳市維海德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多款智能教學攝像機成功入選項目,以多機位協同助力學校完善和升級教育錄播方案,構筑智慧教學的全新生態。
01 傳統錄播方案的“常態化”隱憂
在教育數字化浪潮中,教育錄播是重要的應用場景,但在大規模應用中也暴露出諸多的痛點。
其一,是拍攝視角固定,導致錄制的教學內容單一。
以往的錄播設備,要么只能拍攝老師授課畫面,要么僅能捕捉學生的部分場景。這種單一視角的錄制方式,使得課堂畫面單一,課后回顧的學生無法完整還原課堂情境。跨校區學習的師生也難以獲得沉浸式的教學體驗,影響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效果。
而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學校往往會安排專人全程跟拍,或者部署更多的攝錄設備。人工干預的滯后,導致教師在課堂上的精彩互動、突發的教學靈感迸發等關鍵瞬間,往往因設備調整不及時而錯失錄制,影響教學資源的完整性,這是其二。
其三,不同廠家的攝錄設備,又帶來了更多的設備管理和維護問題,徒增了學校的管理成本。
也因此,在二期三期項目中,浙商大核心目標之一是實現教學過程的自動化錄制與資源共享,破解傳統錄播效率低、效果差、運維難的困局
02 三機位協同打造攝錄新體驗
針對浙商大在教育錄播方面的痛點,維海德經過實際調研分析后,為學校打造了“硬件協同、算法智能、輕量化部署”三位一體的教育錄播攝像系統。其核心在于三款維海德自研4K攝像機的協同作戰與智能化處理。
三機位協同
場景攝錄“0遺漏”
針對以往教學畫面單一,維海德選用了三款專用攝像機,覆蓋完整的教學場景。
JX200I 作為教師機安裝在教室后墻,配備全景和特寫雙鏡頭,既能呈現教室全景教學畫面,又能精準跟隨老師移動,捕捉優質教學瞬間;JX1811K 作為學生機安裝在教室前墻,不僅完成學生上課畫面拍攝,其內置的 AI 算法還能自動統計學生出勤人數,檢測學生起立與老師互動的過程并捕捉特寫,讓課堂互動無死角記錄。JX2620 作為專門的板書畫面攝像機部署在后墻,4K分辨率和 20倍光學變焦,可以清晰捕捉老師板書的每一個細節,解決了傳統錄播板書模糊的難題。
AI智能算法
無需人工干預
JX200I教師機和JX1811K學生機均搭載了維海德自研的AI圖像識別和智能跟蹤算法,可自動識別教學動態,如老師移動、學生起立等,智能切換攝像機全景或特寫畫面,教學內容呈現更加豐富。
兩款攝像機均內置了AI導播算法,可對接學校導播臺或者外置錄播主機,實時切換不同機位采集的視頻信號,確保畫面始終呈現的是關鍵的教學內容。無需人工遠程調整鏡頭視角或者切換攝像機位。而板書攝像機JX2620則配備了TOF激光輔助對焦儀,自動對焦板書畫面,無懼鏡頭前老師移動干擾,確保線上師生觀看體驗。
PoE一線通
極簡部署革命
維海德三款攝像機均支持 PoE 技術,僅需一條網線就能完成供電、控制和音視頻信號傳輸。
極大簡化了220間教室的布線成本和后期管理維護難度。與傳統多線纜部署相比,維海德的解決方案為浙商大 220 間教室的規模化升級,減少布線施工時間達50%以上,大幅降低了后期維護壓力。
03 構筑智慧教學新生態的基石
維海德自動化、高質量的錄制模式落地,使得浙商大開展跨校區同步課堂、精品課程資源庫建設、學生課后復習回看變得簡單易行,有力推動了教育資源的均衡化發展,也為全國高校提供了一種可復制和可規模應用的智慧錄播應用新選擇。維海德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推動智慧教育的發展,為實現教育公平和教育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